目录
- 1 第一章 鸡毛换糖
- 2 第二章 敲糖帮
- 3 第三章 开四门,走八方
- 4 第四章 敲糖帮之用
- 5 第五章 贵客临门
- 6 第六章 等风来
- 7 第七章 吴家脑补
- 8 第八章 左右为难
- 9 第九章 你是女的?
- 10 第十章 解散敲糖帮?
- 11 第十一章 敲糖村
- 12 第十二章 聪明的丫头
- 13 第十三章 一点都不孝顺
- 14 第十四章 滴水不漏
- 15 第十五章 纵横家的传承
- 16 第十六章 进城赚大钱
- 17 第十七章 世家
- 18 第十八章 蛮人
- 19 第十九章 生意是这么做的
- 20 第二十章 宴无好宴
- 21 第二十一章 你这是要欺君啊!
- 22 第二十二章 此子断不可留
- 23 第二十三章 血杀
- 24 第二十四章 都慌了
- 25 第二十五章 帕子
- 26 第二十六章 杀气
- 27 第二十七章 巾帼不让须眉
- 28 第二十八章 擒贼
- 29 第二十九章 这要是我后妈该多好啊
- 30 第三十章 不圆满的省略号
- 31 第三十一章 当面教子
- 32 第三十二章 父子夜话
- 33 第三十三章 见着美女就像撩,这是不是爱情
- 34 第三十四章 为泡妞,印刷术都扔出来了
- 35 第三十五章 夜叩门
- 36 第三十六章 各说各话
- 37 第三十七章 聪明,不等于善良
- 38 第三十八章 弱肉强食
- 39 第三十九章 婚礼上的事儿
- 40 第四十章 怎么是你?
- 41 第四十一章 意料之外的杨旦
隐藏
显示工具栏
第八章 左右为难
第八章 左右为难
所谓知识改变命运,这句话感触最深的一定不是现代人,而是东汉至初唐时期,生活在门阀政治背景下的古人。
江南盛门阀,士族与门阀之间依然有着深深的鸿沟,而这条鸿沟就是知识,垄断知识,便是士族垄断政治最主要的手段,因此莫说寻常百姓,便是如吴家这种实际控制一个县的超级豪强,也顶多做到识文断字而已。
虽然现如今天下已经一统,隋朝实行货真价实的关中本位的政治制度,但这却并不妨碍江南士族依旧把知识捂的像块宝,也就是所谓的家学,又因为隋朝南北实质上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的制度,豪强们对知识依然足够敬畏。
不夸张的说,若真有机会给家族弄来一整套够分量的家学,哪怕是让这一屋子人为此去死,恐怕他们也是肯的。
也正是因此,当第二天同样是一大早,蒋坤起床尿尿时,看到以堂堂县令之尊,恭恭敬敬在门外等候他们起床的吴诤时,也就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了。
一听说是此地县令当面,蒋坤明显是稍微有一点手足无措的,慌忙将来人请进了屋中坐下,又叫醒了老爹赶紧起来接客。
苏狗蛋此时已经完全不顶用了,听说了来人身份,整个人竟被吓的跟傻了似的,平日里挺机灵个人,变得话也不会说了,手也不会动弹了。
蒋卫东倒是神色如常,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,实际上心里却是稳如老狗,看得那吴诤暗暗佩服,心中更肯定了几分:父子俩不止有家学,恐怕还见过大世面,至少这令君的身份人家并没如何放在眼里。
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,大业三年改制之前江南一带的县规划的很乱,严重的两三万户就能规划出三四个县来,说白了不过是各地豪强划分地盘罢了,丫其实连县长都谈不上,顶多也就一乡长,该有的敬重甚至畏惧自然是不缺的,但要说让当过董事长的蒋卫东打心里对他如何,那确是扯淡了。
“家徒四壁,无一物招待贵客,实在是失礼了,不知令君今日光临寒舍是……?”
吴诤笑道:“昨日听二叔说,县里有贤才弃于野,这岂不是我这县令的罪过?身为县令,自有选贤任能之责,故此,特来拜访先生。”
蒋卫东一听连连摆手道:“令君哪里话,我父子二人不过小小货郎罢了,当不得先生二字,更当不得贤才二字,劳令君屈尊,是我之罪过。”
吴诤哈哈一笑,往墙上一指道:“小小货郎,可写不出如此恢弘大气之语。先生诗中如此气魄,此时怎的还谦虚上了?”
蒋卫东笑了笑,没再说话,看在吴诤眼里自然也就是默认了,却在他没注意的时候飞速的与蒋坤碰了一下眼神,关于此人这趟来的目的,心中已有了七八分的猜测,无非是进一步的亲自试探而已。
只是面对这份试探,如何应对呢?
高深莫测的装哔固然容易,可牛皮总有吹破的一天,他们又不是真的贵族人家,总有一天会露馅的。
可问题是这哔要是不装,万一这吴家没了顾及直接来硬的又怎么办?
所谓投鼠忌器,大体也就是如此了。
依旧是由蒋坤烧水,烹茶,凭两人的见识说晕这么个小县令倒是不难,面对百般试探,二人全都不显山不漏水的支应过去,时不时的几句言语更是将他震撼的北都找不着了,只是一个时辰过去,那令君也没问明白二人到底是何来历跟脚,要是直接问吧,人家就说自己就是纯粹的山野匹夫,这种鬼话怕是连鬼都不信的。
然而,跟脚虽然没探明白,父子二人的学识却是作不得假的,吴诤几乎可以肯定,这父子二人最少也是郡望人家出身,且都已经尽学家中所传,要不然绝无可能有这般见识,起码比自己见过的几个郡望子弟高出不知多少倍了,一咬牙,便做出了个决定。
“听家叔说,先生父子还没有身份,却颇为清高,也不愿意受我吴家恩惠,陋室虽高洁,但终究还是冷了一些,眼瞅着入冬了,久居于此,未免太不方便,本令倒是有一个法子,倒是可以一举两得。”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
吴诤笑笑道:“敢问先生,令夫人现在……”
蒋卫东听后心里咯噔一声,却也只能答道:“拙荆福薄,家中生变时病死了。”
“原来如此,先生一个人拉扯着儿子长大,也是辛苦了先生了,然而先生虽贤且能,这厨房灶头之事,怕是也力有不逮吧?俗话说宁舍当官爹,不舍讨饭娘,家中没有女人操持,怕是生活多有不便吧,不知可有续弦之念?”
啪的一声,一旁服侍的蒋坤心神俱震之下打了一个粗茶碗,而蒋卫东一时之间也有些懵了。
这是要给他介绍媳妇?
“本令有个侄女,年方二八,模样尚算俊俏,一手针织女红也是本县数一数二,性子也温婉,最是钦佩先生这等有学问的人,本官做主,将其许配给先生续弦,如何?”
蒋卫东冷笑:“令君说笑了,蒋某家徒四壁,连这么一个儿子都不晓得养不养得活,如何配得上吴府千金?令君,不是想让我入赘吧。”
“绝无此意!能嫁给先生这般学识高绝的贤才,是我家侄女高攀了才是,如何敢让先生入赘?我吴家愿出良田二百亩,绢布三百匹,牛马牲畜四十头,作为嫁妆全凭先生花用,先生与我吴家只是姻亲关系仅此而已,日后只管耕读传家便是。”
蒋卫东无奈,心思急转,很快便捋顺了来龙去脉,却一时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才好。
很显然,吴家是将他当做某个落魄士族了,这并不意外,于这个年代的豪强而言,一个落魄士族脑子里装的知识代表什么他也清楚。
不得不说这吴家是下了血本了,这份嫁妆真心不轻,而且看起来对他这点鸡毛换糖的生意也全然没有半点吞并的意思了,可只要他点头,那他们以后就是亲戚,巧取豪夺他们父子二人脑中的知识也就成了家务事,便是他日事发,其他的士族也说不出什么来。倒是打得好算盘。
答不答应他们呢?
说实在的蒋卫东心里更看重的是他那不起眼的敲糖帮生意,腹中学识之类的他反倒没那么看重,只是两家若真的结亲,他蒋卫东这点势力还不是他们吴家的附庸。
况且他们爷俩都是穿越者,身上的秘密海了去了,身边若安插一个外人,怕是连说梦话都要小心了,而且做事难免会不方便。
可是不答应?
不答应吴家就会善罢甘休么?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招?现在答应,好歹大家都还能保住颜面,真要是撕破了脸,事情就没这么好看了,再说这样的条件都不答应,吴家会不会起疑?毕竟他们俩可不是什么真的士族,也从没亲口承认过。
“事关重大,令君容我思虑两日,如何?”
“好,那本令就静候先生佳音了。”
江南盛门阀,士族与门阀之间依然有着深深的鸿沟,而这条鸿沟就是知识,垄断知识,便是士族垄断政治最主要的手段,因此莫说寻常百姓,便是如吴家这种实际控制一个县的超级豪强,也顶多做到识文断字而已。
虽然现如今天下已经一统,隋朝实行货真价实的关中本位的政治制度,但这却并不妨碍江南士族依旧把知识捂的像块宝,也就是所谓的家学,又因为隋朝南北实质上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的制度,豪强们对知识依然足够敬畏。
不夸张的说,若真有机会给家族弄来一整套够分量的家学,哪怕是让这一屋子人为此去死,恐怕他们也是肯的。
也正是因此,当第二天同样是一大早,蒋坤起床尿尿时,看到以堂堂县令之尊,恭恭敬敬在门外等候他们起床的吴诤时,也就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了。
一听说是此地县令当面,蒋坤明显是稍微有一点手足无措的,慌忙将来人请进了屋中坐下,又叫醒了老爹赶紧起来接客。
苏狗蛋此时已经完全不顶用了,听说了来人身份,整个人竟被吓的跟傻了似的,平日里挺机灵个人,变得话也不会说了,手也不会动弹了。
蒋卫东倒是神色如常,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,实际上心里却是稳如老狗,看得那吴诤暗暗佩服,心中更肯定了几分:父子俩不止有家学,恐怕还见过大世面,至少这令君的身份人家并没如何放在眼里。
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,大业三年改制之前江南一带的县规划的很乱,严重的两三万户就能规划出三四个县来,说白了不过是各地豪强划分地盘罢了,丫其实连县长都谈不上,顶多也就一乡长,该有的敬重甚至畏惧自然是不缺的,但要说让当过董事长的蒋卫东打心里对他如何,那确是扯淡了。
“家徒四壁,无一物招待贵客,实在是失礼了,不知令君今日光临寒舍是……?”
吴诤笑道:“昨日听二叔说,县里有贤才弃于野,这岂不是我这县令的罪过?身为县令,自有选贤任能之责,故此,特来拜访先生。”
蒋卫东一听连连摆手道:“令君哪里话,我父子二人不过小小货郎罢了,当不得先生二字,更当不得贤才二字,劳令君屈尊,是我之罪过。”
吴诤哈哈一笑,往墙上一指道:“小小货郎,可写不出如此恢弘大气之语。先生诗中如此气魄,此时怎的还谦虚上了?”
蒋卫东笑了笑,没再说话,看在吴诤眼里自然也就是默认了,却在他没注意的时候飞速的与蒋坤碰了一下眼神,关于此人这趟来的目的,心中已有了七八分的猜测,无非是进一步的亲自试探而已。
只是面对这份试探,如何应对呢?
高深莫测的装哔固然容易,可牛皮总有吹破的一天,他们又不是真的贵族人家,总有一天会露馅的。
可问题是这哔要是不装,万一这吴家没了顾及直接来硬的又怎么办?
所谓投鼠忌器,大体也就是如此了。
依旧是由蒋坤烧水,烹茶,凭两人的见识说晕这么个小县令倒是不难,面对百般试探,二人全都不显山不漏水的支应过去,时不时的几句言语更是将他震撼的北都找不着了,只是一个时辰过去,那令君也没问明白二人到底是何来历跟脚,要是直接问吧,人家就说自己就是纯粹的山野匹夫,这种鬼话怕是连鬼都不信的。
然而,跟脚虽然没探明白,父子二人的学识却是作不得假的,吴诤几乎可以肯定,这父子二人最少也是郡望人家出身,且都已经尽学家中所传,要不然绝无可能有这般见识,起码比自己见过的几个郡望子弟高出不知多少倍了,一咬牙,便做出了个决定。
“听家叔说,先生父子还没有身份,却颇为清高,也不愿意受我吴家恩惠,陋室虽高洁,但终究还是冷了一些,眼瞅着入冬了,久居于此,未免太不方便,本令倒是有一个法子,倒是可以一举两得。”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
吴诤笑笑道:“敢问先生,令夫人现在……”
蒋卫东听后心里咯噔一声,却也只能答道:“拙荆福薄,家中生变时病死了。”
“原来如此,先生一个人拉扯着儿子长大,也是辛苦了先生了,然而先生虽贤且能,这厨房灶头之事,怕是也力有不逮吧?俗话说宁舍当官爹,不舍讨饭娘,家中没有女人操持,怕是生活多有不便吧,不知可有续弦之念?”
啪的一声,一旁服侍的蒋坤心神俱震之下打了一个粗茶碗,而蒋卫东一时之间也有些懵了。
这是要给他介绍媳妇?
“本令有个侄女,年方二八,模样尚算俊俏,一手针织女红也是本县数一数二,性子也温婉,最是钦佩先生这等有学问的人,本官做主,将其许配给先生续弦,如何?”
蒋卫东冷笑:“令君说笑了,蒋某家徒四壁,连这么一个儿子都不晓得养不养得活,如何配得上吴府千金?令君,不是想让我入赘吧。”
“绝无此意!能嫁给先生这般学识高绝的贤才,是我家侄女高攀了才是,如何敢让先生入赘?我吴家愿出良田二百亩,绢布三百匹,牛马牲畜四十头,作为嫁妆全凭先生花用,先生与我吴家只是姻亲关系仅此而已,日后只管耕读传家便是。”
蒋卫东无奈,心思急转,很快便捋顺了来龙去脉,却一时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才好。
很显然,吴家是将他当做某个落魄士族了,这并不意外,于这个年代的豪强而言,一个落魄士族脑子里装的知识代表什么他也清楚。
不得不说这吴家是下了血本了,这份嫁妆真心不轻,而且看起来对他这点鸡毛换糖的生意也全然没有半点吞并的意思了,可只要他点头,那他们以后就是亲戚,巧取豪夺他们父子二人脑中的知识也就成了家务事,便是他日事发,其他的士族也说不出什么来。倒是打得好算盘。
答不答应他们呢?
说实在的蒋卫东心里更看重的是他那不起眼的敲糖帮生意,腹中学识之类的他反倒没那么看重,只是两家若真的结亲,他蒋卫东这点势力还不是他们吴家的附庸。
况且他们爷俩都是穿越者,身上的秘密海了去了,身边若安插一个外人,怕是连说梦话都要小心了,而且做事难免会不方便。
可是不答应?
不答应吴家就会善罢甘休么?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招?现在答应,好歹大家都还能保住颜面,真要是撕破了脸,事情就没这么好看了,再说这样的条件都不答应,吴家会不会起疑?毕竟他们俩可不是什么真的士族,也从没亲口承认过。
“事关重大,令君容我思虑两日,如何?”
“好,那本令就静候先生佳音了。”
正在加载...